多年来,去美院看毕业展,总是冲着国油版雕,以及近几年的实验艺术而去,探讨一下青年学子的创作有哪些新花样?哪个学生画的真不错,以及哪件作品一看就是谁的学生。但是走到建筑、设计等专业的毕业作品现场,除了少数专业观众,大部分参观者都扫一眼展墙上的平面图,再看看身边的建筑模型,顺带而过。
但是在这次毕业展,央美建筑专业毕业生借助了展示方式的优势,给观众带来完全不同的观看体验。
进入建筑学院,以“新生态”为主题的展厅空间里漫游,我们体会到了“虚拟空间”里又有“虚拟空间”的魔幻感。
比如,在展墙上看到毕业生王浩坤的作品——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设计方案,平面展示以简单文字配以效果图进行呈现,一侧的“模型展示”按钮提示我点击观看这件作品的模型图。点击跳转至模型展示之后,对这座建筑的总体空间有了直观感受,一侧的按钮又提示观众可以继续观看。
此时,一段漫游视频跳转出来,是以观众视角在建筑中的虚拟漫游视频,让观者身临其境,以不同视角漫游于建筑内外。
建筑专业研究生段文凯的毕业建筑设计,是对一座老建筑的改造设计方案——上海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它位于黄浦江中下游南岸的民生码头,黄浦江东岸滨江公共空间带的末端。
段文凯的作品展示了一套详细的空间改造方案。在方案中,作者详细讲述了一座码头从诞生到退出历史舞台的百年历程,而承载着黄浦江文化的“八万吨筒仓”最终成为了一道用来怀念岁月的城市布景。
而作者则是通过对这个场所的再设计,使之成为承载上海城市文化的艺术空间载体,改造后的空间被作为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展场,兼具功能性、艺术性与文化性。方案详细讲述了“筒仓”最初的地理位置、区位关系、改造一期与二期的方式,改造平面图等详细资料。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琦特别介绍了建筑学院毕业作品在虚拟展厅中的呈现优势:“有点儿像盗梦空间的感觉,虚拟空间中还有一层虚拟空间,相互的关联有一种跨时空的感觉。这让展览变得复杂又有趣。”陈琦介绍,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如何有效地组织创作思考,并把自己的思考通过文字、影像的方式进行组合,选择合适的渠道进行传播。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样的呈现方式,是笔者第一次认真观看完一场建筑设计展。一件建筑作品的呈现结合了平面图+建筑模型+漫游视频+作品图文解读等多种形式同时展出,并且,同一件作品的不同呈现方式相互关联与跳转,弥补了建筑设计展示一直以来的空间展示和观众体验问题。
据了解,此次央美毕业展是毕业季总策划、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带领学校青年教师组成的设计策划团队,与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经过近三个月切磋研发,融合krpano、Three.js两套3D引擎,实现美术馆场景的3D化;以unity图像引擎最新版本HDRP高精度渲染技术,还原央美美术馆的展示效果。
雅昌艺术网随机采访了约10个观看过线上展览的用户之后,大部分参观者还是认为,专业作品的线上观看体验其实很难媲美线下,尤其是中国画、油画、雕塑等造型艺术学院毕业生的作品,以图像的方式来展出的确受到很大限制。
从目前几家已经上线的现象毕业展来看,与南京艺术学院5月20日上线的小程序线上展厅、湖北美院带来的虚拟展厅相比,中央美术学院的虚拟展厅的确在技术和效果上高出一筹。但是从绘画作品作品细节呈现来看,几家美院的体验没有太大差异。
疫情影响之下,雕塑、公共艺术、交互类作品的材料、加工都无法按照计划去进行,绘画专业的同学也无法回答工作室进行创作。
“毕竟在家里,和在学校宽阔的工作室,环境和心态都是不太一样的。”一位央美综合材料绘画专业的毕业生告诉雅昌艺术网。至很多学生都是将作品计划推倒重来的,比如实验艺术系的熊爽在央美展厅放了一把火,这是在线下美术馆不可能实现的一件作品。还有的同学在展厅里用直升机撒美元,也有同学将系列版画作品做成小动画……
还比如在雕塑系虚拟空间入口处,展出了一件雕塑系毕业生连吴楚的影像作品《为一》,他的研究方向是雕塑材料研究。
“疫情开始前我利用蚂蚁巢穴制作了许多雕塑,疫情爆发后,由于无法返校实施原有的创作计划,我开始利用身边的资源居家创作,在家乡的自然环境中,继续沿着这一思路创作。”连吴楚这样介绍。
森林中,腐烂木头的内部空间由白蚁、真菌等物种共同创造,也是众多生命的栖息地,这与蚂蚁巢穴的形态、功能相似,我将石膏浇筑其中,把不可视的空间形态以实体的形式剥离出来,使自然物的自然状态与非自然状态相互嵌合,最后将这些“雕塑”放回森林,过程有点儿像“放生”,并拍成了一段一分钟的影像进行展出。
但造型学院尤其是中国画、油画系的大部分毕业生,如果按照原计划进行创作,线上展厅如何达到最好效果,是绘画系的毕业生们最关注的问题。
对于学校来说,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做毕业展的目的始终是考察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而当线上展览无法完全达到线下展览的呈现效果时,考察和评判学生的创造力就有了不同的评价标准。
“我们今年对学生的评判不会侧重于学生作品的完成度,以及技术难度、材料运用等。我们着重考察的是学生创造性思维、构思、观念呈现和阐述,我们相信同学的才华和艺术感觉,也可以通过手绘的草图、计算机的概念图等方式表现出来。”陈琦介绍。
在这样评判学生的大背景之下,在雕塑系、公共艺术系等与空间相关的展出作品,学校提出了学生提交作品的三种方式,一是对于完成作品的同学,需要用3D建模软件以数字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二是可以展出泥塑小稿以及影像资料,三是通过画草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方案。
尽管美术馆是虚拟的,但央美提出,架上绘画的呈现必须要在空间感、尺寸等方面与虚拟展厅空间进行匹配,尽可能还原线下展厅效果。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负责毕业展,在近期对于毕业生毕业作品状况进行了解之后,他认为2020年毕业生的创作受到疫情影响是无法避免的,即使已经回到学校进行创作的同学,也会面临时间紧张,无法按照原计划完成作品的情况。
但是在了解了毕业生的作品之后,张杰感慨:“我们的同学,经历了疫情之后,很多同学对艺术的理解,对社会的认识和看问题的方法,都有了很大变化。今年毕业生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深刻性,思考问题的精准性,和对社会的关注度都更强了。”
小结:2020年的线上毕业季和毕业生们面临的状况,看似是疫情影响之下的无奈之举,实则是新时代背景下一次前进,每一个展览都将会烙上时代的印记,也以此改变着美术学院更多的可能性,改变每一位毕业生创作的可能性,甚至对中国艺术教育的往前推进一步,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助力毕业展!雅昌文化集团今年特开启“艺术一夏-高校联盟毕业季”联展项目,结合艺术头条、雅昌艺术网、雅昌交艺等平台资源,为广大艺术院校打造线上毕业展览平台,全面呈现教学成果,集结艺术声量打造学院艺术影响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官网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