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非母语不该是一个问题

  上周,笔者所在的学院进行了一次学术盘点,很多教师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并与学生在台下展开互动。上台展示的既有中国学者,也有国际学者;台下参与讨论的既有中国师生,也有外国师生。笔者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如果台上用中文展示,那么台下参与讨论的也一般用中文;如果台上用英文展示,那么台下参与讨论的也一般用英文。所以既有外国人说中文,也有中国人说英文,整个现场的语言转换显得非常自然。

  这不禁让笔者想起,近年来,国内高校界经常讨论的是用英文授课还是中文授课、英文发表还是中文发表的问题。其实,关于语言使用的讨论不仅仅在我国的高教界存在,很多英语非母语的国家的高教界也都有过类似的讨论,甚至还促使了相关立法的出台。

  近年来,荷兰就围绕大学教学到底是要用荷兰语,还是用英语进行,展开了大辩论。早在1991年,荷兰就通过《高等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对荷兰大学的语言使用进行了限定。荷兰《高等教育法》第7.2项条款要求除部分特殊情况外,荷兰大学的教学和考试必须以荷兰语进行。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或者说高等教育英语化的发展,荷兰的高校广泛开展了全英尊龙凯时公司官网文教学,甚至有的大学所有的硕士课程都采用全英文授课,以此广泛吸引国际学生。

  尽管大部分荷兰人能够使用英语,但是这种高等教育国际化(英语化)还是让荷兰各界觉得难以接受。因此,近年来,关于荷兰语和英语的使用引起了高校的激烈讨论,继而引发了诉讼,即高等教育国际化(英语化)是否违反了《高等教育法》的第7.2项条款。甚至荷兰议会于2015年发表宣言,呼吁荷兰高校遵守《高等教育法》第7.2项条款,保护荷兰语在高等教育、学术研究领域的作用。2018年5月,荷兰大学协会发布联合文件同意对英语授课课程设限,荷兰教育、文化和科学部在该文件的基础上致函众议院,呼吁大学承担起平衡荷兰语与英语课程的责任。

  虽然在荷兰存在着较大的讨论与争议,但笔者并不担心英语在我国高校的使用会冲击中文的使用,更不要说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了。正如笔者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场景,中外师生轮流使用中文和英语,没有太多的违和感。

  起码在现阶段,我国高校还是要加强英语的普及,包括英语课程、英语教材、英语展示、英语写作。这种举措倒不是像荷兰那样为了吸引国际学生,而是希望加强我国高等教育中,师生的国际学术交流,提高跟踪、学习与研究国际前沿知识的能力与机会。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很多领域还是处于学习与跟随的阶段,离世界领先水平还有一段距离。所以,要通过国际化的交流来缩短与世界领先水平之间的差距。

  殷鉴不远。根据一些科技史的研究,在明朝初期,我国科技在很多领域尚属世界领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短短几十年间就开始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也就是说,在明朝中期,我国很多科技不再是世界领先,只不过和世界领先的距离不大。然而,由于持续不重视对外交流与学习,到了明朝末期,我国科技已全面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及至清朝闭关锁国,我国和世界顶尖水平的距离就变成了代差,并很快地进入了屈辱的近代史。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由于加大对外交流,在科技方面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迅速缩小。而且,大量实证文章也证明了对外交流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所以,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应坚定不移地扩大国际交流,而要扩大国际交流就要提升国际交流能力,使用外语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尽管国内外关于外语与母语使用的讨论此起彼伏,但在我国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在我国处于最低谷的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虽然有一系列中文拉丁化的运动,但是中文的方块汉字依然深入人心。在当前我国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我们更要有文化自信与语言自信,不要担心用英文学习、发表论文等会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丧失、中国文化自信的丢失。相反,只有在交流中不断进步与强大,我国文化、语言才能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