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产业,具有融合性、轻资产和集聚化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工业设计属于生产性服务业,为生产制造企业及其相关企业提供创新设计服务,与生产制造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工业设计产业的核心特征;工业设计企业的轻资产特点比较明显,且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设计公司趋向于采取集聚化和抱团发展的模式。基于以上的特点,国内普遍采取产业园区的形式,采用平台化的发展模式,引进和培育工业设计产业。 基于工业设计的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工业设计产业园区普遍具有平台性、系统性和组织性等特点。 产业园区,是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采取“政府引导+专业化运营”的方式,打造专业化发展平台。政府提供基础设施、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专业运营机构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搭建工业设计的服务平台和发展平台,引进和培育设计企业,实现平台价值的整体提升。平台服务内容,包含政府提供的政策引导和公共性服务,以及专业运营机构提供的产业链发展服务。具体包括市场研究、渠道对接、人才引进、资源供给、共性技术、金融支持、创业服务、产业咨询等服务,以及品牌活动、宣传推广、后勤保障等基础性服务和增值性服务。最终实现良性发展的工业设计产业链条和生态系统,实现产业资源聚集,形成产业发展高地。 国内工业设计产业园区的成功案例,包括: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广东工业设计城,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工业设计专业化产业园区;以及位于河南焦作市高新区的中原工业设计城,已成为中原地区知名的工业设计品牌园区和发展高地。 工业设计产业园区的平台建设和资源引进,最终目标是打造完整的设计产业发展链条和生态体系。工业设计产业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工业设计是生产制造产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以设计业务为核心的服务业系统。首先,工业设计位于传统产业链的前端。以生产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链条,一般包括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生产加工、物流运输、营销推广、售后服务、市场反馈等多个环节。其中,技术研发和工业设计,一般统称为研发设计,是处于整条产业链的前端,能够服务和引领产品生产与产业发展的方向。其次,工业设计属于轻资产、知识型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性较强;并对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咨询、管理咨询、市场调研、金融投资等配套服务需求较多;同时,对服务设计过程的3D打印、快速成型、模具制造等业务,也有特定的需求,吸引相关机构的聚集,逐步形成以设计为核心的创新生态系统。 基于轻资产和中小型企业为主的特征,以及设计业务分工的精细化,设计公司倾向于选择“联盟抱团”的方式,协同合作,共同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园区,作为设计资源集聚发展的平台,具有明显的组织性特点。园区运营管理者,在组织系统中,可以起到主导作用。 产业组织所具有的一般性特点包括:目标明确、成员稳定、品牌名称、企业联盟、共生发展等。产业园区有明确的建设和发展目标;园区内注册落地企业机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园区名称和品牌形象的对外宣传具有整体性特点;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具有联盟性特征,并最终实现企业的共生发展。因此,从一个产业组织的角度来理解产业园区,是非常契合的。 园区运营机构,作为产业平台的搭建者和主导者,通过一系列措施,能够增强园区的组织性和协同性。具体包括:组织和协同各类设计资源注册落地;主导建设政产学研合作关系;塑造和经营园区整体品牌;组织创业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引导设计公司与生产制造、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以园区为平台组织论坛、培训、大赛等产业活动;以及主办或参与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机构,等等。 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ies)理论,由美国战略管理学家Teece首次提出,并由经济和管理学界,逐步完善的理论体系。“动态能力”,是企业通过整合、建立和重新配置其内、外部能力和资源,达到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的能力。立足于发展环境的变化,企业和组织需要有独特的和难以复制的动态能力,来培育、延展、整合、重构、提升、保护和保持其特有的资产基础和竞争能力。 简而言之,动态能力是组织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动态能力包含两方面内容,分别是动态性和能动性。动态性,是指组织依据外部环境变化适时改变的能力;能动性,是强调对组织内部各项资源和禀赋整合和重新配置的能力。动态性和能动性相互结合,共同实现组织动态能力的提升。 动态能力可以用来分析单个企业和组织,也可以用于分析产业系统和产业平台。基于工业设计产业园区的平台性、系统性和组织性等特点,动态能力理论和模型,完全适用于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和竞争力分析。产业园区动态能力,是基于企业个体动态能力基础上,综合而成的整体性动态能力,是个体企业动态能力的有机组合,能够引领和支撑企业动态能力的建设和提升。 基于工业设计产业园区的特点,结合动态能力理论框架,产业园区作为具有组织性特点的创新综合体,其动态能力由两个模块组成,分别是园区运营动态能力和企业集群动态能力(如下图所示)。产业园区运营机构,可以通过具体措施,直接实现园区运营动态能力提升,间接实现企业集群动态能力提升,最后综合实现产业园区动态能力提升的运作目标。 主要指园区运营机构,在园区发展和平台建设中,承担主导者的角色,协同当地政策资源,发挥能动性,能够主动实现动态能力的提升。园区运营动态能力,主要包括政策引导能力、运营组织能力、平台服务能力等内容。 A、政策引导能力。主要体现在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地方政府作为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支持者和治理者,其出台的政策应具有前瞻性,适用性,持续性,动态性等特点。 B、运营组织能力。产业园区运营团队,应具有产业规划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平台搭建和运作能力,企业发展引导能力,以及全国性资源联动能力等。同时,运营团队应具有良好的行业信誉度和品牌知名度,工业设计公司愿意在其园区平台上落地发展。 C、平台服务能力。园区运营机构搭建的服务平台,应具有较强的企业服务能力,帮助企业解决落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企业提供公共性服务和定向增值性服务等。 企业集群动态能力,主要是指园区内注册落地的企业,在园区运营动态能力的支撑下,相互协调,竞争合作,共同形成的综合性动态能力。主要包括学习吸收能力、资源协同能力、创新变革能力和战略转型能力等。 A、学习吸收能力。指园区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汲取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到产品开发和企业经营中的能力。作为园区运营机构,应引导开展学习性活动,建设学习型环境和氛围,协助企业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 B、资源协同能力。在产业园区平台上,园区企业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开展资源整合工作,并在企业之间实现资源的协同和共享,利用园区资源服务平台,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C、创新变革能力。企业为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利用新技术、新资源、新模式,对产品研发和企业经营,进行创新变革的能力。以园区为平台,综合形成产业园区的整体创新变革能力。 D、战略转型能力。以上述学习吸收能力、资源协同能力和创新变革能力为基础,在产业园区平台的支持和服务下,形成产业园区的战略转型能力,是产业园区动态能力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基于上文对产业园区动态能力形成机制的分析,关于提升动态能力的举措,也应该从园区运营动态能力和产业集群动态能力两个角度去分析和执行。作为产业园区运营团队,发挥动态能力中的能动性,协同政策资源,可执行的措施包括加强产业政策引领,提升园区组织力度,推动设计产业融合,优化设计人才供给,完善园区品牌运营等等。通过以上措施,直接提升园区运营动态能力,并通过资源支持和服务引领,间接推动企业集群动态能力提升,并最终实现产业园区动态的的提升。 工业设计属于新兴产业,地方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对于区域性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产业政策,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园区形成影响。一方面是具体的支持措施,比如租金优惠、税收奖励、资源对接、人才引进、设计推广、市场开拓、金融支持和鼓励创新创业等支持措施,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提升市场盈利等方面,给予具体的支持,让企业获得直接的收益;另一方面,政策代表国家战略发展方向,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指标,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战略方向,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也引领产业园区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产业园区的竞争力。所以,加强产业政策引领,是提升产业园区动态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以下各项措施的基础和前提。 产业园区组织性力度,是影响园区运作效率和动态能力的基本因素。因为产业园区与各企业之间,属于联盟协作型关系,不是单一机构内部的组织关系,所以组织力度的提升,主要提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营机构的专业性和信誉度,二是园区企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基于工业设计产业的独特性,需要更加专业化的园区运营和资源整合能力,这是强化园区组织力度的基础,也是国内工业设计产业园区普遍采取“政府引领+专业化运营”模式的主要原因;同时,园区企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是产业园区组织力度的重要体现,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当政策支持力度,运营团队行业品牌度,运营工作的专业度,以及园区服务平台的满意度等等。因此提高运营团队专业化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园区企业归属感和凝聚力,能够直接提升园区组织性力度,进而提升园区动态能力的水平。 优良的产业环境和市场需求,是企业立足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产业园区动态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产业环境的组成要素包括政策治理、市场需求、资源供给,以及社会认识等。工业设计与产业环境的融合程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环境的兼容度,二是社会环境的认可度。经济环境的兼容度,主要指工业设计产业对当地市场需求的挖掘和引领程度,以及与当地生产制造、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融合程度。社会环境的认可度,主要体现在工业设计理念在周边社会环境中的接受程度和影响力程度,比如:工业设计对市民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教育系统对创新设计思维的教育和普及,消费者对商业产品审美水平的提升,社会对设计师职业的认可程度的提升等等。经济环境的兼容度和社会环境的认可度,与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园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成正相关关系。所以,推动设计与产业环境深度融合,是提升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动态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工业设计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是设计公司最核心的资产。因此,设计人才供给,是影响设计企业落地发展,以及产业园区动态能力提升最核心的要素。工业设计人才供给方式,主要来自于两个方向,一是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二是产业园区对人才的联合培养。 优化设计人才供给方式,打造人才联合培养体系。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产学研合作为机制,开展的校企联合培养,可以真正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解决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联合培养的操作思路,具体如下:(1)产业园区运营机构,作为企业项目和人才需求信息的汇聚载体;(2)以设计项目为内容,运营机构定期向设计公司征集人才需求,并对设计项目的质量进行把关和筛选;(3)将人才需求信息向周边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进行发布,引进设计类学生资源进行匹配,并将项目情况向校方和主管老师进行对接和介绍;(4)待项目和学生匹配完成,由校方、运营机构、设计公司三方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约定培养的时间和目标要求;(5)联合培养结束,学生返回学校,或进入企业开展实习,为未来毕业之后的就业做准备;运营机构留存人才培养信息,做设计人才库的储备。 通过高校与园区联合培养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满足高校在实践培养环节的资源不足;另一方面,也让企业提前定向培养的设计人才,为企业的人才引进和储备打下基础;同时,让设计类学生接触和参与市场化项目,为未来职业发展提前做好准备。实现多方共赢的效果,为园区动态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人才保障。 基于工业设计产业的特点,品牌化经营,是设计公司必须坚持的核心经营理念,同理,工业设计产业园区的品牌经营,也是提高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和动态能力的重要措施。园区品牌经营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如下: (1)塑造园区品牌体系。首先,为园区设计和塑造整体品牌,打造园区品牌形象,并通过宣传和推广,提升园区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其次,为园区塑造子品牌,形成品牌体系,营造平台化、专业化的园区服务形象。比如,中原工业设计城,在设计城的园区整体品牌之下,积极打造“始豫设计”工作室、青尚3D打印中心、博士创业中心、“粤来豫好”设计论坛,以及中原创新设计大讲堂等品牌化的服务平台和园区活动,提升园区的服务质量和专业化形象,增强园区的竞争能力。 (2)服务企业品牌的提升。在园区整体品牌的引领和支持下,运营机构应积极协助入驻设计企业的品牌塑造和经营工作,提升设计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助力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园区品牌和企业品牌,是互为支撑的关系,园区品牌的提升有助于企业品牌的推广,企业品牌的提升也是对园区品牌塑造和经营工作的有力支持。所以,以园区品牌为载体,以企业品牌为核心,共同打造园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也是提升产业园区动态能力的重要措施。 动态能力理论,是研究和分析企业或组织持续性竞争力的重要理论和框架模型。基于平台性、系统性和组织性等特点,工业设计产业园区也适用于动态能力理论模型。以此理论来研究园区的建设、发展及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动态能力,由园区运营动态能力和企业集群动态能力两个模块构成,并可细分为政策引领能力、运营组织能力、平台服务能力、学习吸收能力、资源协同能力、创新变革能力、战略转型能力等指标体系。产业园区运营机构,发挥能动性作用,分别在政策引领、组织协同、产业融合、人才供给、品牌经营等方面安排具体措施,建设园区运营动态能力,并通过资源支持和引领服务,间接推动企业集群动态能力提升,并最终可以实现增强产业园区动态能力的运作目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尊龙凯时公司官网